今年在老家农村过的年。
说实在的,我对这个老家并没有太多的感情,自小生活在这个小城市里,对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淡漠。离得远自然就感情浅。300多里的路,更让我不很爱往老家跑。以往每年都闹腾不回去,但是在老爸的专权下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。或许人上了年纪,就更老想往家里跑,爸爸是农村出来的,家乡有他的老娘。后来我也算长大了,看惯了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,理解了他,也就不在做无谓的抵抗了。回去多陪陪老人总是没错的。
老家确实很穷,低低的平房,小小的园子,每次来我都感慨这里生活的人们。茅厕是露天的,晚上得打手电,曾经在wow中看见这样的ID风吹屁屁凉,当时念给猫猫,她还说有诗情。我说这人八成就是农村出来的。夜里,小风嗖嗖,每每一边站在园子里撒尿,一边抬头仰望北天,寻找我从小就唯一能准确找出来的猎户座,利用这点时间思考一下人生。园子里狗猫嬉戏,屋子里衣着陈旧的大人们马扎上海扯一些自认为新的东西。自然也有安逸的地方,我喜欢老家的大炕,烧的暖哄哄的,夜里睡觉特舒服。
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,似乎老人都爱回忆。17岁家里的独子爷爷参军,曾经在2000人的新兵做代表,接受陈毅的指令,进行誓师大会。跟着共产党淮海战役,渡江战役,而后转战朝鲜。屡立战功的爷爷,在朝鲜战场上被炸断腿,运回了祖国,他所在的连打的只剩三个不完整的活人!每一个战役纪念章军功章都让我似乎感到他的体温。伤好后,恋家的爷爷不顾医院领导的万分挽留,重新回到了他土生土长的地方,农村人恋家!
老爸讲,如果爷爷当年留下了,至少能到师级。我遗憾,唉,有个当师长的爷爷多好啊。你爷爷当师长了,连我都没了,哪来你呢。我大悟,还是农民好......回到家乡爷爷成了光荣的退伍残疾军人。当时任村里妇女主任的奶奶看中了爷爷,我赞赏奶奶爱英雄不在乎他残疾。爸爸说,当时兵荒马乱,结婚了可能丈夫又去战场,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问题,你爷爷刚回来自然以后就安稳了。末了又补充了一句,当然也要理解出你奶奶的革命精神.......哦,了解。
本来这事应该以爷爷引军功,获得了镇兽医站站长一职,一家人平稳幸福生活结束了。
文革时期,爷爷被斗了,挂牌子,游街。理由,当权派。爷爷精神失常,从此脾气暴躁,动不动就要去找陈毅。然后就开始糟蹋家里东西,和奶奶吵架,打架。我可怜爸爸成长的环境。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境,什么东西都攒不下,几天碗和茶杯就得换一套,买回来继续砸。我都偷偷想象,爸爸在屋里吃饭,头顶上碗筷来回飞的样子。俗话说,一日不打,上房揭瓦。在我爷爷家也成了实事,据老爸回忆,有一次,爷爷奶奶又打,爷爷把锅抱起来往地上摔,奶奶顺梯子爬上了房顶,拔下瓦片就往地上飞......爸爸也是恨透了爷爷,他有一个梦想,就是以后一定要把奶奶带出这个家庭。18岁的时候,刚能在家里制住爷爷的爸爸,有了这样的机会,于是他参军走了。怀着提干留下的梦想,爸爸一路打拼,终于留在了当兵的小城,认识了妈妈有了我。当兵期间,他回家探亲,即使过年都又因为这个那个和爷爷吵起来“你一天不死,我一天不再回来”。说了,未必做了,爸爸还是经常的回家,用他的话来说,他心疼他娘。可是奶奶始终没有同意走出农村。
后来,爷爷去世了,奶奶也活的安稳些了。儿子退休了,孙子长大了。每年儿子都带着孙子回家过年,过年成了她的期盼,尽管始终不爱走出村子,但是她觉得自己是全村最幸福的老太太。
不该不理解爸爸每年回家的心情,我爱我娘,他也是。